關 鍵 詞: |
陳情;請願;陳訴;陳情權;行政陳情;法律社會學;程序性保障;行政程序法 |
中文摘要: |
二○○一年一月一日,行政程序法的施行,架構了人民權益與行政效能兼籌並顧的雛形,啟動了我國行政民主的新頁,其中有關「陳情」的規定,更是開創了舉世各國所無的立法先例,此一實證規範,除了權利救濟定型化的請願、訴願與訴訟外,隱然形成新型的權利救濟途徑,它將成為憲法制度性保障的鋒芒或助長法律的虛無主義,後續的發展與效應,如何聯繫民主,保障人權,均值吾人寄予關注。 民意抒發的管道,現行法制採多軌制,其於公共政策為請願。其因不服中央或地方機關所為處分所提起者為訴願。其對於行政違失之舉發或行政上權益之維護而申訴者為陳情。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法公布施行前據以處理人民陳情者為「行政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及「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加強為民服務工作實施要點」,二○○一年一月一日行政程序法施行後,陳情之法律依據轉由該法第七章以為規範。 陳情是否屬於人民公權,是否憲法保障之權利,其與言論自由權、集會遊行自由權,特別是與請願權之間的關係為何,苟認陳情權為憲法所保障的權利,是否合於憲政序,有無時代意義,均值吾人探究。 本論文首先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審查陳情制度與環境變遷之間的關係,從法實證主義的角度,耤由法律社會學(legal sociology, the sociology of law, Rechtssoziologie, sociologie du droit, la sociologia del diritto)理論之演繹與分析,討論憲法與法律對此議題的實證規範與效力,據以檢討我國現行法制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並藉由不同法規範間,對陳情、請願與訴願等為比較分析,以明陳情之法律性質;復從系統結構功能的觀點,檢視陳情系統的結構,及其輸入、輸出及轉換的實況。且陳情的法規範與其他法域相較,牽涉較廣,除了法律之外,同時也與社會、政治、經濟等糾葛甚深;是以,除陳情法制規範的應然層面(Sollen)之外,亦一併自法社會學(Rechtssoziologie)觀點,參酌實際個案分析研究,探討其實然面(Sein)的問題,試圖找出關鍵,檢視現行法制的闕漏,以洞悉陳情法制問題所在,冀求研究所得對實務發展發揮真正的助益,寖假作為奠定未來陳情法制更為周至的實證基礎。 主要章節除第一章緒論外,第二章從人民陳情的歷史淵源、陳情的成因、特徵與分類衍繹出人民陳情的概念,包括陳情權與其他基本權的關聯與流動,卒至導出陳情權的法律性質。 第三章從法律社會學的內涵,援引奧根.歐立希(Eugen Erhlich)提出所謂「活的法律」(living law)之說,多面向探討陳情法制的遞變、陳情權的憲法基礎、陳情的法律效力,其遇有應為其他救濟管道而誤以陳情提出者,如何轉換軌道。 第四章先掌握日本及我國的陳情實證規範,分析引介引介日本國的「處理苦情手續」,試從比較法的角度予以觀察。另行政陳情在各個社會階層裡,乃普遍存在的既存現象,由於行政機關秉持公權力的遂行,往往最容易侵犯人民權益,斯時人民對於政府行政機關的陳情自是益見頻仍,詳述人民提出行政陳情的相關規定,陳情的諸種態樣,使之與法制密切勾聯,乃成研究人民陳情的核心。本章將對現行行政程序法第七章所定「陳情」六個條文,輔以相關的總則規定,以注解性方式,逐條分析釋義,尋繹其法理脈絡,並鑲嵌若干實務案例以為考究、衡量,期使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求取陳情步驟的一致,俾獲取人民的信賴,爰就吾國行政程序法公布施行前、後的陳情規定予以一併析述。 第五章從國內外各種有關陳情的諸種外形,藉由行政法上「依法行政」等主要原則,透過具體的法律規定與法理,探究並歸納陳情案件在法律實務操作中所產生及處理機關應遵守的若干原理原則,為人民陳情提供確實的程序性保障。 第六章則藉由法律社會學檢測現行行政陳情規範,延伸陳情的實務驗證,並從主觀權利與客觀法、行政程序的擴張等論究陳情規範的實相與虛相。另外,有關法務行政陳情部分,雖實質上屬於行政權的一環,但實務操作仍視之為司法權的行使,其乃介於司法權與與行政權之間,尤有另闢專款予以檢測論述之必要。 末以,陳情權既為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之一,且人民自認權益受損又苦於不符合法定救濟程序時,可藉陳情以為因應;行政機關為了迴避制式化、定型化行政程序所受日漸增加的法律拘束,避免制式化行政行為的僵硬、無彈性以及適時、妥當解決人民的疑難,亦不排除人民陳情,顯見陳情有其豐饒的時代意涵。基於此,陳情雖有立法定制的初步架構,但所規定者是否全然完備,有無再為增修之必要;能否擴大請願法的內涵,使之涵容人民陳情,或者使人民陳情單獨立法而成就其為實證規範,本文最後試行提出蕘以為總結。
|
英文關鍵詞: |
complaint;petition;complaint;right of complaint;the complaint of administration;the sociology of law;procedural protection;The Administration Procedure Act |
目 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1 第二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3 第三節 解決問題的步驟 5 第四節 文字界定與用語說明 7 第五節 文獻回顧 8 第二章 人民陳情的概念 11 第一節 陳情史觀 11 第二節 陳情的意義 14 第三節 陳情案件的成因、特徵與分類 15 第一項 陳情案件的成因 15 第二項 陳情案件的特徵 19 第三項 人民陳情的分類 20 第一款 行政陳情、立法陳情與司法陳情 20 第二款 公法上陳情與私法上陳情 24 第三款 法定陳情與任意陳情 28 第四款 靜態陳情與動態陳情 30 第五款 口頭陳情與書面陳情 32 第六款 個人陳情與集體陳情 33 第三章 從法律社會學論人民陳情 37 第一節 法律社侓學的內涵與研究方向 37 第二節 陳情法制 40 第三節 陳情權的憲法基礎 42 第一項 陳情權利論 43 第二項 陳情與言論自由 48 第三項 陳情與集會自由 51 第四項 陳情與請願 52 第五項 陳情權憲法保障的思考 54 第四節 陳情的法律效力-輸出與轉化 61 第一項 對行政機關陳情答覆的救濟 61 第二項 受理機關怠為或不為處理之救濟 63 第五節 陳情的轉換 64 第六節 結語 71 第四章 人民陳情的實證規範 73 第一節 日本的陳情規範 73 第一項 概說 73 第一項 1964年行政手續法草案中之處理苦情手續 75 第一款 得聲請處理苦情之事項 75 第二款 處理苦情之原則 76 第二項 聲請處理苦情之種類 76 第一款 聲明苦情 77 第二款 聲請斡旋苦情 78 第三項 地方政府機關的陳情機制 79 第四項 處理苦情之機關 80 第二節 我國行政程序法公布前的陳情規定 81 第一項 中央政府機關的陳情規範 81 第二項 地方政府機關的陳情規範 83 第三節 我國現行陳情規範 89 第一項 「陳情」規範的立法經過 92 第二項 行政程序法總則規定對陳情的適用 93 第一款 排除機關 93 第二款 排除事項 95 第三項 現行行政陳情規範 99 第一款 行政程序法上陳情的定義 102 第二款 陳情的提出 105 第一目 陳情人 105 第二目 陳情之方式 106 第三目 陳情的機關 109 第三款 陳情的處理 109 第四項 陳情實踐的檢視 116 第四節 結語 118 第五章 人民陳情的程序性保障 119 第一節 方式自由原則 120 第二節 主管機關的客觀注意義務 120 第三節 管轄恆定原則 122 第四節 單一窗口原則 123 第五節 個案(ad hoc)衡酌處理的迅速確實 123 第六節 密行原則 125 第七節 不法的禁止 126 第八節 一事不再理的原則 127 第九節 結語 127 第六章 現行陳情規範的檢測 129 第一節 現行陳情法制規範的質疑 129 第二節 實務檢測-以法務行政陳情為例 134 第一項 偵查中的意思表示機關 134 第二項 檢察行政之意思表示機關 135 第三節 主觀權利與客觀法之間 136 第四節 行政程序的擴張 138 第五節 結語 140 第七章 結論 143 附錄壹、陳情與行政程序流程圖 151 附錄貳、陳情案件實例彙整表 153 附錄參、主要參考文獻 179
|
參考文獻: |
一、 中文書籍 日本總務廳行政管局編,劉宗德審查、賴恆盈譯(1998),逐條解說日本行政手續法,法務部。 五南法律小組(1999),行政程序法立法資料彙編,五南圖書公司。 史尚寬(1980),民法總則,正大印書館。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1981),人民陳情案件之分析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1983),人民陳情案件之分析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吳 庚(2003),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增訂八版。 吳 庚(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書局,修訂版。 吳 庚(1999),行政爭訟法論,三民書局,修訂版。 李 林(1993),法制的理念與行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一次印刷。 李肇偉(1979),法理學,東亞照相製版廠。 李建良、簡資修主編(2000),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中研院社科所出版。 李鴻禧(1989),憲法與人權,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 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現代國家與憲法,月旦出版社。 李震山(2003),行政法學導論,三民書局,修訂五版。 李震山(2001),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公司,再版。 李建良(1999),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學林文化事業公司。 李建良(2000),憲法理論與實踐(二),學林文化事業公司。 李建良、李惠宗、林三欽、林合民、陳春生、陳愛娥、黃啟禎(2000),行政法入門,元照出版公司。 李惠宗(2000),行政法要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呂丁旺(2000),法院組織法論,三民書局,修訂三版。 沈宗靈著,林文雄校訂(2002),法理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初版三刷。 林紀東(1992),行政法,三民書局。 林錫堯(1999),行政法要義,三民書局,第二次增訂版。 法務部(1994),各國行政程序法立法例暨草案彙編。 法務部(1994),政程程序法草案各方意見及處理情形一覽表。 法務部(2001),行政程序法解釋及諮詢小組會議紀錄彙編。 洪鎌德(2001),法律社會學,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一刷。 施啟揚(1987.04),民法總則,三民書局,校訂四版。 城仲模(1991),行政法之基礎理論,三民書局。 城仲模(1994),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三民書局。 城仲模(1997),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三民書局。 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1998),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三民書局。 柯進雄等(1999),日本、新加坡人民陳情制度考察報告,監察院。 徐道鄰(1970),中國法制史論略,正中書局,臺五版。 馬漢寶(1999),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翰蘆圖書公司。 馬漢寶(1999),西洋法律思想主流之發展,翰蘆圖書公司。 翁岳生(1979),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 翁岳生(1994),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翁岳生編(2000),行政法【上冊】【下冊】,台北:翰蘆圖書公司。 翁岳生等(1999),行政程序法草案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協辦:法務部、中華民國行政法學會。 唐浩明(2002),張之洞(壹、貳、參、肆、伍、陸冊),遠流出版公司。 許介麟、朱伯松、洪菁珮、葉家君(1998),日本行政監察制度之研究-給我國的借鏡,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許宗力(1999),法與國家權力,元照出版公司。 許宗力(1999),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元照出版公司。 許慶雄(1999),憲法入門(I)-人權保障篇,元照出版公司。 許慶雄(1998),憲法入門(Ⅱ)-政府體制篇,月旦出版社。 許慶雄(1999),現代憲法論,元照出版公司。 陳 敏(1998),行政法總論,三民書局。 陳其南(1999),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允晨文化公司。 陳春生(1996),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一),三民書局。 陳春龍(1993),民主政治與法治人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一次印刷。 陳清秀(1991),稅務訴訟之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 陳新民(1999),中華民國憲法釋論,三民書局。 陳新民(2000),行政法學總論,三民書局。 陳新民(1999),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冊】【下冊】,元照出版公司。 陳新民(1993),公法學劄記,三民書局。 陳德禹主持研究(1983),人民陳情地位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乃維(1979),國際法上人權與其保障問題,台北:商務印書館。 張正釗主編(1999),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國華(1991),中國法律思想史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胤禎(1992),法律的自然結構,復文圖書出版社。 楊日然(1997),法理學論文集,月旦出版公司。 楊 烈(1969),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圖書公司。 雷萬來(2002),議案審議─立法院運作實況,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二版一刷。 鄭玉波(1982),民法總則,三民書局。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2001),行政程序法實用,學林文化公司。 劉孔中、陳新民主編(2002),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三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52)。 劉宗德(1998),行政法基本原理,學林文化公司。 劉慶瑞(1993),比較憲法,三民書局。 劉慶瑞(1995),中華民國憲法要義,三民書局。 韓忠謨(1980),法學緒論,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事務處。 羅才豪主編(2000),行政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蘇永欽(1988),憲法與社會,三民書局。 二、 中文譯書 大須賀明著,林浩譯(2001),生存權論,元照出版公司,初版一刷。 蘆部信喜著,李鴻禧譯(2001),憲法,元照出版公司,初版第一刷。 Alfred Thompson Denning(1999),Landmarks in the law,劉庸安、張弘譯,法律的界埤,法律出版社(北京)。 Alfred Thompson Denning(1999),The discipline of law,楊百揆、劉庸安、丁健譯,法律的訓誡,法律出版社(北京)。 Alfred Thompson Denning(1999),The due process of law,李克強、楊百揆、劉庸安譯,法律的正當程序,法律出版社(北京)。 Alfred Thompson Denning(1999),What next in law,劉庸安、張文鎮譯,法律的未來,法律出版社(北京)。 Edward S. Corwin, J. W. Peltason(1992), Understanding the Constitution,結構群編譯,美國憲法釋義,結構群文化公司。 Clifford Geertz(2002),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麥田出版社,初版一刷。 Fernand Braudel(2003)Civilisation matérielle, Economie et Capitalisme XVe-XVIIIe Siècle: Les Jeux de L’Echange, 施康強、顧良譯,15世紀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形形色色的交換(卷二),貓頭鷹出版社。 Gustav Radbruch(2000), Einführung in die Rechtswissenschsft. 王怡蘋、林宏濤譯,法學導論,商周出版,初版。 Henri Lévy-Bruhl(1990.05), Sociologie du droit, 廖天美譯,法律社會學,結構群文化公司。 Henry S. Maine(1954),Ancient Law, 方孝嶽、鍾建閎譯,古代法,J. M. Dent & Sons Ltd. London. Jonathan D. Spence(2001), The Death of Woman Wang, 李校愷譯、李校悌校譯,婦人王氏之死,麥田出版,初版二刷。 K. Marx and F. Engels(1990), Capital, vols 1, 2, 3, 吳家駟譯,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Karl Larenz(2001), 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 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三刷。 Natalie Zemon Davis(2001), Fiction in the Archives, Pardon Tales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 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麥田出版,初版一刷。 Salvo Mastellone(1994), Storia Della Democrazia in Europa-Da Montesquieu a Kelsen, 黃華光譯,歐洲民主史─從孟德斯鳩到凱爾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一版。 William M. Evan(1996), The Sociology of Law: A Social-Structural Perspective, 鄭哲民譯,法律社會學,巨流圖書公司,第一版。 三、中文期刊論文 王振寰(1991.06),出現中的市民社會及其限制,二十一世紀雙月刊,臺灣專輯:社會與文化,第5期。 石元康(1996.11),市民社會與保護式民主,哲學雜誌,第18期。 石元康(1991.2.18),市民社會與重本抑末,載「人文天地」,夏威夷東西方中心「文化與社會: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反思」會議論文。 吳 庚(1995.08),從大法官最近解釋談行政法的新發展,法令月刊,第46卷,第8期。 吳 庚,論基本權的三重性質-兼論大法官關於基本權解釋的理論體系,司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吳 庚(1999.01),從司法實務觀點談行政法最新發展,競爭政策通訊,第3卷第1期。 吳 庚(2000.12.30),依法行政原則的實踐-回顧與展望,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2期。 李惠宗(2002/09),制度性保障之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權-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一年度判字第三三四號及同院九十一年度判字第四六七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8期,頁13-37。 李惠宗(2001.12),禁譜辦公室戀曲-「基本權第三人效力」或「基本權衝突」,月旦法學雜誌,第79期。 李震山(1995.05),基本權利之衝突,月旦法學雜誌,第1期。 李震山(2000.07),論人民要求政府公開資訊之權利與落實,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 李震山(2001.02),論行政提供資訊-以基因改造食品之資訊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69期。 李震山(2001.12),「複製人」科技發展對既有法律思維與制度之衝擊-以基本權利保障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79期。 李震山(2002),論憲法未列舉之自由權利之保障-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之評析,載「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三輯(上冊),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 李震山(2003),行政權得依法介入私權爭執之法理基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3期。 李震山(2003),論「程序基本權」之建構與落實-幾個行政程序法適用問題之探討,收錄於「行政程序法之檢討/傳播行政之爭訟」,頁63-100,元照出版社。 李震山(2002),論憲法意義下之「資訊權」,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頁71-83,元照出版公司。 呂丁旺(2002),法官聲請釋憲而停止訴訟與刑事訴訟迅速審判原則的衝宊與衡量,法學叢刊,第四十七卷第二期。 何明修(1998.12),後馬克思主義者的市民社會理論:比較與批評,思與言,第36卷第4期。 沈玄池、池德欽主編(1998),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林三欽(2001.09),行政法上權利救濟管道的選擇-「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之區別,台灣本土法學,第26期。 林明鏘(1997.07),檢舉函覆性質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26期。 林騰鷂(1998.12),行政法之演進與新趨勢,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13期。 城仲模(1978),日本行政監察及行政訴怨制度,法治學刊第六期,中國比較法學會。 城仲模(1973),行政救濟制度之新展望-行政監察使Ombudsman制度,政大法學評論第八期,頁209-255。 城仲模(1978),日本行政監察及行政訴怨制度,法治學刊第六期,中國比較法學會,頁109-120。 城仲模(1990),四十年來之行政法,法令月刊40週年紀念論文專載,第41卷第10期,頁64-81。 城仲模(1995),依法行政原理之現代意義,月旦法學雜誌試刊號,No. 0,頁52-54。 城仲模(1995),我國法治行政之回顧與前瞻,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6輯,頁17-24。 城仲模(1997),如何建構一個法治社會,載”與全球同步跨越世紀1996年研討會實錄”,救國團社會科學院編印,頁753-762。 城仲模(1998),提升憲法文化建構法治社會,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三期(原為紀念中華民國憲法施行50週年,於1997年12月25日在總統府大禮堂孫中山先生紀念月會中之演講原稿),頁13-21。 高正文(2001.07.15),實現法治國家的核心與法律形式合理,法學雜誌,第22卷(總第127期) 夏皮洛Ian Shapiro(1995.12),民主與市民社會,載「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三十二期。 許宗力(1997.10),行政程序法與提升國家競爭力,競爭政策通訊,第1卷第11期。 許宗力(1998.06),行政程序的透明化與集中化,全國律師,第2卷第6期。 許宗力(1999.11),基本權程序保障功能的最新發展-評司法院釋字第四八八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 陳英鈐,憲法訴願的結構變遷-從比較法論基本權利訴願的對象與判決拘束力,憲政時代,第二十八卷第四期。 野宏著,陳春生、蔡秀卿譯(1998.09),日本之行政手續法,月旦法學雜誌,第40期。 詹文豪(1992),弱勢裡的困境解脫,載「國文天地」第8卷第2期。 楊龍士、黃崇典(1996),建築施工損鄰糾紛陳情處理體制建立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規劃與設計學報,第5期。 廖福特(2001),人權宣言?人權法典?-「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之分析,歐美研究,第31卷第4期。 蔡英文(1999.06),公民德性、市民社會與主權國家:現代市民社會論述之探討,政治科學論叢,第十期。 蔡茂寅(1999.02),行政程序法之制定意義與內容-以程序規定之說明為中心,全國律師,第3卷第2期。 蔡進閱(1993),論溝通基本權與集會自由權,載「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第23卷第4期。 蔡順雄(1997.08),淺論環境基本權的功能,律師雜誌,第215期。 蔡順雄(2001.05),環境基本權的內涵與功能,律師雜誌,第260期。 魯品越(1994),中國歷史進程與市民社會之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夏季卷,第8期。 謝懷慧(1990.12),臺灣民主轉型中的市民社會-以1987∼1994年的臺灣社會運動為例,載「臺灣史料研究」,第十六期。 蕭全政(1996.07.09),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市民社會發展,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42期。 羅伯特.阿雷西著,程明修譯,民主憲法國家中的基本權利,警大法學論叢,第5期。 羅伯特.阿雷西著,程明修譯,作為主觀權利與客觀規範之基本權,憲政時代,第24卷,第4期。 蘇宏達(2001),以「憲政主權建造」概念解釋歐洲統合之發展,歐美研究,第31卷第4期。 四、中文學位論文 陳英鈐(1991),防衛性民主與政黨禁止,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正珣(1990),我國人民請願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秀媛(1982),我國陳情政策執行力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崇典(1994),建築施工損鄰糾紛陳情處理體制建立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日文書籍 市原昌三郎(1968),行政の內部的統制,收錄於「現代の行政」,有斐閣,初版。 佐藤英善(1994),行政法,株式會社三省堂,第一刷。 南博方、原田尚彥、田村悅一編(1996),行政法(2),有斐閣,第三版。 室井力(1990),現代行政法入門(1),法律文化社,新版第2版。 雄川一郎、野宏、園部逸夫(1984),現代行政法大系,第3卷,有斐閣,初版3刷。 南博方、原田尚彥、田村悅一(1996),行政法(2)行政救濟,有斐閣,第3版1刷。 南博方(昭和55年),行政手續と行政處分,弘文堂,初版。 六、英文書籍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Sec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1960), 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Drinker, Henry Sandwith. (1957),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four freedoms of the first amendment : Freedom of speech, freedom of the press, freedom of assembly and petition, freedom of religion, Boston University Press, Boston, U.S.A. Edley, Christopher F. (1990), Administrative law : rethinking judicial control of bureaucracy,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Graig, P. P. (1989), Administrative Law, Sweet & Maxwell, London. Hart, James S. (1991), Justice upon petition : the house of Lords and the reformationof justice 1621-1675, Harper Collins Academic, London. Holmbsrg, Erik., Stjernquist, Nils (1996), The Constitution of Sweden, The Swedish Riksdag. Lin, Feng. (1996), Administrative law procedures and remedies in China, Sweet & Maxwell, Hong Kong. L. Neville Brown and John S. Bell (1993), French Administrative Law, 4th ed. Oxford: Claredon press. Mezines, Basil J., Stein, Jacob A., Gruff, Jules., Mitchell, Glenn A. (1977), Administrative Law, M. Bender, New York. Ragnemalm, Hans (1991), Administrative Jutice in Sweden, Published by permission of Giuffré, Milan. Roman Tomasic and Don Fleming (1991), Australian Administrative Law, NSW: North Ryde. The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Th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Policy,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2003), Joi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EU”, December 12-13. Wieslander, Benget (1994), The Parliamentary Ombudsman in Sweden, The bank of Sweden Tercentenary Foundation. 七、英文期刊 The European Ombudsman Annual Report (2002), Services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The European Ombudsman Annual Report (2001), Services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八、參考網站 行政院網站(http://www.ey.gov.tw/) 立法院網站(http://www.ly.gov.tw/) 司法院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 考試院網站(http://www.exam.gov.tw/) 監察院網站(http://www.cy.gov.tw/) 法務部網站〈http://www.moj.gov.tw/〉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
相關法條: |
|
相關判解: |
|
相關函釋: |
|
相關論著: |
|